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青州刺史
请留过冬。显曰。贫道投身于不返之地。志在
弘通。何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
外国禅师 佛驮跋陀。
于道场寺翻译经律论
等百馀万言。流布教化咸使见闻。有一家失
其姓名。居近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 (第 0475c 页)
 (十七)天竺弗多罗尊者 (十八)佛陀耶舍尊
者 (十九)柏玄下书令僧拜俗 (二十)沙门不
敬王者论(五) (二十一) 佛驮跋陀
被摈 (二十二)
招渊明入社 (二十三)法果初受封爵

(二十四)法显西天取经始(二十五)三藏昙无谶 (第 0479b 页)

围。据夏州自称天王。尚性凶暴以杀为乐。立二十年)


西凉改建初。

(二十一 丙午) 天竺尊者 佛驮跋陀。
自义熙二年至长
安。什公倒屣迎之。以相得迟暮为恨。议论
多发药。跋陀曰。公所译未出人意。乃有高
名何 (第 0532b 页)
匡山。为远公所重。
甲寅晋安帝义熙十年也。尊者躬自负铁于紫
霄峰顶铸塔。以如来真身舍利藏其中。是时 佛驮跋陀
尊者。亦以佛舍利五粒建塔于庐
山东林寺北之上方。逮今皆存焉(高僧传庐山记)
| 戊申 晋 义熙四 (第 0787a 页)
弗替。宋永初
元年。谓众曰。先师见命。吾其行矣。端坐唱佛而化。众
见光明满室。弥时方灭。 佛驮跋陀罗

(第 0163b 页)
晋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迦维卫国人。甘露饭王之
裔也。年十六。博学群经。深达禅律。姚秦沙门智严至
西域。要师达长安 (第 0163b 页)
者。陶潜渊明也。捉手相遇而笑谈者。社
主法师慧远与简寂先生陆脩静也。坐石相
对者。罽宾佛陀耶舍尊者与 佛驮跋陀罗

者也。设师子金像而赞佛事者。雁门周续之
道祖与法师昙常道炳也。围坐于石台而翻
经者。彭城刘遗民仲 (第 0235c 页)
本录将三门。来灯笼上。作么生。自代
云。逐物意移。又云。雷起云兴。佛果道。罗什
乃肇公受业师。瓦官寺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
贤。乃嗣法师。无尽灯。列于觉贤法嗣之列。觉
贤嗣西竺佛大先。佛大先与达磨。同参二十
七祖般若 (第 0286c 页)
是因中色空。师曰。一微空故
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
中无一微。

高僧传。作 佛驮跋陀罗。
问鸠摩罗什语。 (第 0414c 页)
佛驮跋陀
罗。乃佛大先弟子也。

** ▲宝志禅师

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巳日。闻儿啼
鹰窠中。梯树得之。举 (第 0414c 页)
罗也。此人博学。善解华严。而以禅观
为行。于时慧观慧严等向西域。于彼请一大
德东归。彼土大德平章。非 佛驮跋陀罗

可。遂共来此。正当什法师来。时至长安。然其
意气高迈。禅观深远。谓什法师曰。观君所译。
未出人意 (第 0185b 页)
宋长乐寺释觉世
* 宋庄严寺释昙斌
* 宋庄严寺释昙济
* 礼法事
* 宋道场寺 佛驮跋陀
宋定林寺昙摩蜜多
* 宋宗照寺僧伽罗多哆
* 伪魏燉煌释道韶
* 伪魏长安大寺释 …… (第 0346a 页)
多罗一
* 晋西海跋摩瞿沙二
* 宋西梁洲智山三
* 宋高昌摩腾掘帝四
* 宋道场寺 佛驮跋陀
五 …… (第 0348b 页)
宣译。义熙九年。有弗若多罗。至长安。与童
寿。共出十诵律。到十二年。佛陀邪舍。与佛共出四分
律。其年 佛驮跋陀。
又出僧祇律。宋景平元年。沙门佛
驮什。与智胜。共出五分律。馀迦叶维一部未传中国。
自兹迄今。法流稍广 …… (第 0355a 页)
律学处处成群谅足导
扬前纵。嗣徽后代。其声业尤著者。并为之传(云云)

* 名僧传第十九 佛驮跋陀

(或云浮头婆驮。梁言觉贤)
。北天竺人也。九岁失父母。为
外家所养。年十七出家。师令诵经。五人同业。四人一
月。敌其一日。博览经 …… (第 0355a 页)
家为道事
* 第十九

* 海跋摩瞿沙事
* 华严有东方菩萨住所仙人起山事 佛驮跋陀
往兜率见慈氏事
* 支法领昔游于奠得华严等经三万六千偈事
* 昙摩蜜多旬日之中得一舍利形质虽 (第 0361b 页)
陀罗精舍。受佛驮先尊者禅法。三年有胜
力。佛驮器赏之。西土道俗曰。秦地乃有此道人耶。秦
因其增重。有 佛驮跋陀
者。禅法之宗。声名甚著。严请
东游。传法利生。乃从俱还。至关中。久之跋陀为秦僧
挤嫉。如匡山。严因依 (第 0079c 页)
物弃之。
显恐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
土众僧。舶任风而去得无伤坏。遂南造京师。
就外国禅师 佛驮跋陀
于道场寺译出摩诃僧
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垂有百馀
万言。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 …… (第 0956c 页)
惊散。遂得免之。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
广州。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今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佛驮跋陀罗

(第 0959c 页)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本姓释氏。迦维罗卫
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也。幼丧父母从祖鸠婆
利。闻其聪敏兼悼其孤露。乃迎还 …… (第 0959c 页)
睹法众清净。
乃慨然东顾曰。我诸同辈斯有道志。而不遇
真匠发悟莫由。即咨询国众孰能流化东土。
佥云。 佛驮跋陀。
其人也。严既要请苦至。贤遂
悯而许焉。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步骤三
载绵历寒暑。既度葱岭。路经六国 (第 0960a 页)
鸠摩罗什一
* 弗若多罗二
* 昙摩流支三
* 卑摩罗叉四
* 佛陀耶舍五 佛驮跋陀罗

* 昙无谶七

*** 鸠摩罗什一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
什祖父达多。 …… (第 0330a 页)
百人皆重䞋施。耶舍后辞还外国。
至罽宾得虚空藏经一卷。寄贾客传与凉
州诸僧。后不知所终。 佛驮跋陀罗
(第 0334b 页)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本姓释氏。迦维罗卫
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也。祖父达摩提婆。此云
法天。尝商旅于北天竺。因而居 …… (第 0334b 页)
法众清胜。乃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发悟莫
由。即咨讯国众。孰能流化东土。佥云有 佛驮跋陀
者。出生天竺那呵利城。族姓相
承世遵道学。其童龀出家已通解经论。少受
业于大禅师佛大先。先时亦在罽宾 (第 0334c 页)
。青州刺史请留
过冬。显曰。贫道投身于不反之地志在弘
通。所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
外国禅师 佛驮跋陀
于道场寺。译出摩诃僧
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垂百馀万
言。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
有一 …… (第 0338b 页)
。佛驮先见其
禅思有绪。特深器异。彼诸道俗闻而叹曰。秦
地乃有求道沙门矣。始不轻秦类敬接远
人。时有 佛驮跋陀罗
比丘。亦是彼国禅匠。
严乃要请东归欲传法中土。跋陀嘉其恳
至。遂共东行。于是踰沙越险达自关中
常依随 …… (第 0339b 页)
之野闻
天鼓之音。释迦影迹多所瞻礼。云在外域
遍学梵书。天竺诸国音字诂训悉皆备解。后
还长安。随禅师 佛驮跋陀
业禅进道。俄而
禅师横为秦僧所摈。徒众悉同其咎。云亦
奔散。会庐山释慧远解其摈事。共归京师 (第 0339c 页)
修心。终成
胜业。故能内踰喜乐外折妖祥。摈鬼魅于
重岩。睹神僧于绝石。及沙门智严躬履西
域请罽宾禅师 佛驮跋陀
更传业东土。玄 …… (第 0400b 页)
摩流支又诵出所馀什译都竟。昙无德部
佛陀耶舍所翻。即四分律也。摩诃僧祇部及
弥沙塞部。并法显得梵本。 佛驮跋陀罗

出僧祇律。佛驮什译出弥沙塞部。即五分律
也。迦叶毗部。或言梵本已度未彼翻译。
其善见摩得勒伽戒因 (第 0403b 页)
摩罗什

晋长安弗若多罗

晋长安昙摩流支

晋寿春石涧寺卑摩罗叉

晋长安佛陀耶舍

晋京师道场寺 佛驮跋陀罗

晋河西昙无谶(安阳侯 道普 法盛 法维 僧表)

高僧传第三卷(译经下十三人)

宋江陵辛寺释法显 (第 0419b 页)
正法授迦叶。世世相传。具有
明證。故自前魏支彊梁楼至洛邑。译续法传。自七佛
至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而止。 东晋佛驮跋陀罗
至庐
山。所译禅经。自迦叶至二十八祖达摩多罗而止。逮
夫后魏之时。崇道屏释。而沙门昙曜苍黄逃窜。单录 (第 0558b 页)
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罗什见
论叹曰。边方未见经便。闇与理会。岂不妙哉。

** (丙午)天竺 佛驮跋陀
至关中

天竺 (第 0590a 页)
佛驮跋陀。(此云觉贤)
得正法于佛大先。佛大先与达
磨。同参二十七祖跋陀。既得法后。游罽宾国。尝积岁
宴坐。时有秦沙门智严等 (第 0590a 页)
祐所录诚有根本。而
吉迦夜阙传。益不足考也。学者相党其讻讻
亦可息矣。夫禅经者。盖出于菩提达磨。而 佛驮跋陀罗
所译。庐山慧远法师序之(本经其序。或
亡出远名。进出三藏记见之最详也)
不净观经其序亦宋僧慧观
之所著 (第 0776a 页)
达磨者如来直下之相承者也。佛驮
跋陀罗乃佛大先之弟子。而达磨法门之犹
子也。慧远法师盖承于 佛驮跋陀。
慧观又跋
陀之弟子者也。其所说其祖与宗固宜详而
备之也。禅经曰。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
阿难。尊者 …… (第 0776a 页)
师之名者。文欲略也。但二书文字稍
异。或具或略。与今宗门众说小差。盖其译有
楚夏耳。按慧皎高僧传云。 佛驮跋陀罗。

业于大禅师佛大先者也(传或为光字等误也)始在罽宾。
以僧智严所请。遂与之东来。初诣罗什于长
安。 …… (第 0776c 页)
之译出
禅经。僧祐出三藏记传跋陀亦曰。于庐山与
远公译出禅数诸经。今国朝印本禅经。其端
题曰东晋三藏 佛驮跋陀罗
译。此明其与远
公同译是也。所谓跋陀受业于大禅师佛大
先者。佛大先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受法之
弟子。与 …… (第 0776c 页)
婆陀罗也(婆陀罗。即跋陀罗也。宝林传但称跋陀。指般若多罗。现在南天竺。
未见其传法。宝林未可为据)
佛驮跋陀。
传其诸父之经。列其
祖师之名氏。固亦亲矣不谬也。宝林传曰。佛 (第 0777a 页)
驮跋陀
尝谓远法师云。西土已有二十七祖。
而不若多罗方化于南天竺国者。此其效也
(不若多罗尚在达磨未继世作祖 (第 0777a 页)
故未称之) 佛驮跋陀
传云。跋陀既为
秦僧所摈。遂与其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俱
发。神智从容初无异色。验此则慧观序述其
宗祖。 …… (第 0777a 页)
与慧观之序證
之为详。然世之所执以诤吾宗门者其最推
付法藏传耳。今考其书。盖成于后魏延兴之
二年。而 佛驮跋陀
所译禅经。乃出于晋安义
熙七八年之间。而义熙前于延兴已六十二
载矣(译禅经在义熙七八年。盖按僧祐出三 (第 0777b 页)
经者
律者论者。其人之学是三者。莫不由此而为
之至也。僧祐所谓统序者。此其所以然也。慧
皎高僧传。谓 佛驮跋陀
去秦。而会远公于庐
山。译出禅数诸经。僧祐出三藏记传跋陀亦
曰。尝与远公译此禅经。而远公乃自跋陀传 (第 0778b 页)